发表话题

创建圈子

青葱汇教育商城

研学行公开

34人关注 + 邀请好友

边走边学,夏令营,冬令营,各种研学活动,学中思,思中悟。

关注
百年树研学

你管的越多,孩子毁的越快

长假第5天。 长假期间,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和一大群表哥堂姐、弟弟妹妹们一起玩。 玩到开心的时候,他们都不愿意大人们管着、自己都能聚在一起为去哪玩、玩什么出主意。 突然感觉,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孩子慢慢长大了。 1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我给两个读小学的女儿报名参加为期两天的野外生存训练营。 两天一夜,她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趟过湍急水流,翻过崇山峻岭,学会钻木取火,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开始,我有点犹豫。毕竟是文弱的女孩子,她们可以吗? 但带队老师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的顾虑。 她说:“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2 带队老师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和孩子们一起看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电影结尾的一个细节,给了我很多启发—— 影片里大女儿吉塔最后终于杀进了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摔跤决赛。 决赛那天但因为教练的阴谋,父亲无法赶到现场。没有父亲的支持,吉塔能赢吗? 较量越来越艰难中,对手的攻势越来越猛。没有父亲的吉塔,几乎已经被现场解说员笃定失败。 但,就在这一瞬间,奇迹出现了。 不再仰望父亲力量的吉塔,内心的小宇宙,终于因为自己而全面爆发了! 她瞅准对手放松警惕的一刹那,用摔跤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得分最多的一个动作,成功逆袭成为第一个获得英联邦运动会摔跤比赛的印度籍冠军。  在父亲看不见的地方,吉塔学会了独自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这一刻,我觉得,吉塔真正长大了! 3 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孩子才能学会依靠自己、努力生长。这个道理,最早是我的父亲教会我的—— 今年夏天,父亲从老家来看我们,带来了满满几袋子自己种的蔬菜。 我说:“爸爸,这么热的天,是不是要经常给蔬菜浇水,蔬菜才会长得这么好?” 父亲笑了,说:“一听你这话,就知道你不懂种菜。” 父亲说,种在地里的蔬菜,夏天是不用浇水的。不浇水的蔬菜,为了吸收地底下的水分,根就会努力往下生长,根系越来越发达,抗晒能力越来越强。如果浇水,根就懒得往地底下生长。时间长了,根就浮在地表上。太阳一晒,很枯萎了。 我们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就像是给夏天给蔬菜浇的过多的水。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让蔬菜长的更好,但这种过度保护,其实不知不觉中就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生存能力的机会。  4 最近网上盛传两句话,一句是“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何从小娇惯我?”另一句是“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埋怨我不会飞翔”。 这两句话,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对父母发出的心声。 当我们责备年轻人“啃老”时,其实也应该反思,是什么导致了年轻人“啃老”? “啃老”现象的背后,是年轻人生存能力的丧失。 什么是生存能力?百度显示,生存能力包括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等。 从孩子呱呱落地,到他(她)离开父母去独自闯荡,其实无非短短十多年。这十多年里,父母应该做的,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5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每次带她们出门,都是培养生存能力的“练兵”。 在商场、飞机场、高铁站等公共场合,我会教孩子认识各种标识,让她们学会根据标识找到想去的地方。 比如,孩子们想上卫生间,我不会直接带她们去,而是让她们根据标识自己找到卫生间。 有一次,和孩子们去北京玩。坐地铁时,我故意走在后面,让孩子们自助买票、刷票、判断方向。地铁很拥挤,我们三个人差点无法同时挤上车厢。 车开动后,我问孩子们:“刚才,如果你们挤上了,我没挤上,你们会怎么办?”大女儿想了想,说:“那我们就在刚才约定的地点下车,在那等你。” 我说:“对,要沉着镇定,不要慌张。如果等不到妈妈,可以找穿着制服的警察叔叔,借他们的手机打电话给我。”  6 所有的爱都指向团圆,唯有父母之爱,指向分离。 再强大的父母,也无法陪孩子走完属于孩子的人生路。 正如龙应台女士在《目送》中说的那样:“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因此,从今天起,请相信你的孩子,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孩子正在成长,且成长得更好。

893 阅读 0 评论2017-10-18
百年树研学

这10样东西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可是大多数父母却没给够!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吗?或许有时候我们因为太忙而疏忽了。但下面这10样东西,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01- 第一件临睡前的第一个吻   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轻拍他们肩头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时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一句“宝贝回来啦”……这是我们采访的数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爱的方式。还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一起来爱我?”   专家建议:中国是一个讲究深沈含蓄的国家,长辈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对孩子的爱,可是,孩子们需要家长把爱说出来做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一直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又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爱,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尽量享受完整的爱。 -02- 第二件请尊重我的个人形象   很多潮爸潮妈喜欢把孩子打扮的成酷哥、靓妹,至于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家长给自己设计的“包装”就不管了。在我们的采访中,有80%以上的孩子对家长的这些行为表示不满。孩子也需要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专家建议:给你的孩子适合他们年龄的打扮,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然后说一声:“真漂亮”! -03- 第三件保护我的隐私和秘密   把孩子的秘密当做笑话对别人讲,比如把孩子尿床的囧事告诉邻居,拿孩子的日记开玩笑。家长们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通常不能给予适当而及时的称赞,而对孩子的错误,总是不分场合地过分指责和嘲笑。   专家建议: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其尊重培养出来的。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尊重他的个性,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多对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04- 第四件爸爸妈妈给我做榜样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专家建议:家长应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你自己当成一个好榜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05- 第五件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规则,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些教育却不能是生硬的,需要父母慢慢引导。   专家建议:你所规定的一切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确的。对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对待。 -06- 第六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游戏的时间平均每天不到半个小时,20%的孩子不到15分钟,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天之内见不着家长。对于孩子们来说,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档的幼儿园也代替不了爸爸妈妈。   专家建议: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尽情地玩儿,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在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应付,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07- 第七件让我有一个小伙伴   孩子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可是,没有伙伴成为现在城市孩子最大的烦恼。   专家建议:家长们可以把紧闭的房门打开,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让孩子走到外边去接触更多的朋友。 -08- 第八件和我一起养成好习惯   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一件礼物就更显得重要,大部分父母一边忙工作,一边照顾家里,就不太注重锻炼身体,卫生打扫就不及时……而这些生活的小细节,孩子却看在眼里。   专家建议:保持你的好习惯,从点滴小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09- 第九件给我一个可到达的目标   孩子没有出生就开始学习,孩子刚睁开眼睛看世界就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孩子刚会说话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目标也一个个地增多,学习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长拔苗助长。他们说:“我们要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专家建议: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标要求。 -10- 第十件让我们一起笑   “我们的父母太严肃,没有幽默感。”这就是很多孩子觉得影视剧里的父母很出色的一个原因,因为,那些父母总是和孩子一起欢笑。   专家建议:中国的传统使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严肃,这样才有威严,其实,爱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到生活轻松和愉快的一面,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联系人:小陆18977189042(微信号) 小梁18977185188(微信号) 赵老师:18978902415 

872 阅读 0 评论2017-10-18
百年树研学

一男子在家啃老,却埋怨母亲太娇惯他!你家有没有这种潜在危机?

 “前些天电视中有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节目播出后,很多家长陷入了深思,自己家里有没有这种潜在的危机? 小时候,老人们跟我们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就是说,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 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必要。"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  如何让孩子吃苦,吃什么样的苦? 父母要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 例如孩子学走路时,不要总是扶着她,有心的父母可以发现,那些总是由父母扶着练习走路的孩子学会走路所花的时间比那些自己去练习走的孩子所花的时间要长。 舍得让孩子吃这些苦 1.孩子到了五六岁,就要让他帮你提点东西,扫扫地擦擦桌子,并告诉他如何节省用电,还可以教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 2.孩子上学,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要他节约文具的开支。 3.节日里让孩子洗洗马桶,知道臭和脏是生活的一部分。 4.适当让孩子干粗活和重活,知道父母需要他们照顾。 5.孩子上中学,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钱就这么多,超支了只能挨饿。 6.培养孩子各种生活技能,让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7.孩子十五岁左右,要他在外面多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接触社会,培养吃苦精神。  孩子要自立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减少对他人的依赖。也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在家里,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 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  父母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 要知道,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能“吃苦”的孩子的。所以父母可以与孩子参加晨跑,参加体育运动,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这样可以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同样让孩子得到了锻炼。能吃苦来自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一件件没有妥协退让的小事情。 比如:天气很冷,孩子今天不打算去幼儿园,父母不迁就孩子,顶着寒风带着孩子去幼儿园;烈日炎炎,晚上回家很累了,父母会和孩子像平常一样去冲凉,而不是倒头便睡;孩子和父母跑步,再有十几米就要到达预定的终点了,孩子喘着气不想再跑,父母鼓励着孩子,一起奔到终点……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锻炼磨砺着孩子,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吃苦。越是爱护孩子,就越要加强他的“吃苦”教育。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罪,才是真正的爱护与负责。  没有妥协退让 比如,当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愿起床的时候;当孩子难以完成一件手工制作的时候;当孩子跳绳跳到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刻;当孩子正在完成份内的家务活,小伙伴来找他出去玩的时候……这些都是锻炼吃苦的场合。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励、诱导和鞭策。要求孩子坚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坚持与困难作斗争。实际上,吃苦的精神就来自这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 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后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愿而不强迫命令;需身体力行发挥榜样的作用而不能只动嘴不动手。  需持之以恒而不可一曝十寒 人生漫长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困难也得靠他们自己解决。总有一天,他们要自己面对这个社会,担负家庭的责任。 尤其是男孩,对一个未来的男人来说,吃苦耐劳是他的立世之本,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注定难以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竞争。  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折腾,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所做的储能蓄势的准备。让他们踏入社会后,在风雨人生中,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联系人:小陆18977189042(微信号) 小梁18977185188(微信号) 赵老师:18978902415 

1,020 阅读 0 评论2017-10-15
百年树研学

感动!家长因孩子成绩差发短信道歉,班主任竟这样回复

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绩上不去,拖班级和您的后腿,实在抱歉! ——一位家长的短信 为了家长25个字的短信 一位班主任老师回复了一封长长的信 任何着急都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看到您的短信,我想说,感同身受。 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当我的孩子成绩也不好之际,在我逐步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成长过程的区别之后,我懂得了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 无数个日子,为了孩子的成绩我心急如焚,但现在我能够心如止水。不是不再关心自己的孩子,而是我明白了,任何着急都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每个孩子最原始的内心都是有着向上欲望的,只是,或没被激发或者被埋没了。除了伸出自己的手想想办法,我们还能怎么做?毕竟,那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唯一的孩子。 正是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这个中午,我和一个同事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她说首先的一条是爱。  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 我告诉她,把孩子当作孩子,意思是,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他们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朋友李东说,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每个孩子都在犯错的不断跌撞中体味到生命的况味,寻找到生命的方向。哪一个人不是在错误中逐渐长大呢?没有错误会有今天的我们吗?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一个个错误看成一个个十恶不赦的存在,那我们就做的不是教育工作了。有错误,才是孩子啊;有错误,才能促进孩子成长啊。一个个错误就是孩子成长的契机,错误也是宝啊。 而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就是指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放弃,更不要挖苦。  给每朵花自己开放的时间 我有一个堂兄,因家庭原因初二就辍学在家,可是,现在他却凭自己的努力成了一个制药公司的老总,过上了别人艳羡的日子。 爱迪生,小时候被视为白痴,无奈的母亲只好将他带回家教导,结果他成了世界伟大的发明家。 如果每个老师把孩子当成“我的”孩子,把自己当作爱迪生的妈妈,那么又有多少英才会在我们手中出现。冰心先生说“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孩子,都是宝啊!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数学成绩都是一塌糊涂。我一直补考,还被老师罚过钱,甚至被老师要求过不许参加考试。 可是,到了高中,我的数学成绩成了全年级最好的。 这是为什么,有人说“开窍”了。是啊,“开窍”有早晚,那我们又何必要求每个孩子都在同一个时间里绽放出所有的花朵呢? 一个朋友说她同事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二一直补课,可怎么补都是“木头”一个,成绩就是上不去。结果到了高三,他突然开窍,以高分考入了苏州大学。 给每朵花自己开放的时间,不是口号,而应该是最真实的行动! 可是,老师们,家长们,为什么你总是等不及?为什么这些迟开的花在你的眼睛里就成了谎花甚至根本就不是花呢? 见过很多老师把差生的家长训得像个孩子似的,见过无数个家长因为自己孩子的成绩差而愧对老师。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如此看过来,尊敬的老师,您的孩子就一直优秀吗?尊敬的家长,您的孩子就不会优秀吗? 看到我女儿的成绩和行为习惯,我伤心过,因为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总感觉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但是,在分数之外,我看到了我孩子柔软的灵魂、善解人意的举止,我不相信我的孩子会一直差下去! 我始终坚信,我的孩子是优秀的,无论在别人的眼睛里有多么差,我都会陪她走好每一步路,因为我相信,前路美好。 所以,请您相信,您的孩子是优秀的,无论现在怎么样,您都要陪孩子走好他的路,因为您也要相信,前路美好。所以,我会把您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也相信,有了您的心和我的心,前路一定会美好! 我不做没有良知的老师,您也不要做没有信心的家长,好吗? 一起努力!未来美好!

  • 853 阅读 0 评论2017-10-15
    热门圈子